市医保局以数字化、标准化、基层化 “三维驱动” 为核心,通过技术赋能、流程再造和服务下沉,构建覆盖全域、高效便捷的医保政务服务体系,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显著提升。
数字化驱动重构智慧服务流程。全市235家定点医疗机构推行“医保刷脸支付”,参保群众人脸识别后15秒即可完成支付,省去传统证件核验环节,破解忘带医保卡、老年人操作不便等难题。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及异地居住群体,创新微信视频服务模式,工作人员视频核验身份、指导操作,解决电话办理中身份核验难、意愿表达不清等问题,实现 “零接触”精准服务。同时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提升基金监管智能化水平,全市106 家定点医疗机构、617 家定点零售药店均实现药品追溯“无码不付”。
标准化驱动打造规范透明政务。制定全市统一医保经办操作规程,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简化办事手续,推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午间不间断服务等制度,34 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今年以来,接听咨询电话约3万次,办理容缺办、邮件办等服务600余件。联合银行、医院建立联动机制,推行“先医后付”信用就医模式,减轻患者资金垫付压力,目前已有6家定点医疗机构上线。落实医保目录精细化管理,动态更新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及耗材数据,将辅助生殖类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将职工大额、居民大病等费用纳入 DRG 付费管理,病种覆盖率 94.82%,基金覆盖率92.19%,待遇保障持续优化。
基层化驱动织密便民保障网络。“15 分钟医保服务圈” 实现全域覆盖,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点覆盖率100%,14项经办业务乡镇可办、8 项高频业务村级帮办代办,新增 31个医保驿站,构建“医保 + N”服务模式,下沉参保登记、异地备案等权限。针对患病在床、行动不便人员,推出“上门帮代办”服务,实现“足不出户”办医保。优化经办方式,开通省内异地生育直接结算,实现生育津贴省内“免申享”,参保女职工可在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生育费用。截至目前,已直接结算省内异地生育医疗费用 604人次,发放生育津贴“免申享”1641 笔,其中478笔直付个人,便民服务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