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图片新闻

乡村美景入画来
——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时间:2019-10-24 09:44

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舞蹈队在庆祝“第二届农民丰收节文艺汇演”中表演

    金秋时节,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漫步在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的那木村,放眼望去,宽敞的街道、整齐的围墙,让人顿感心旷神怡。那木村的变化只是那木斯蒙古族乡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几年来,那木斯蒙古族乡政府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指导,立足那木乡实际情况,以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对主要道路、村庄内外、重点区域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高品质打造特色亮点,全力打造宜居乡村新格局。

  记者在那木村五屯看到,整洁的民房、忙秋的村民、干净的村庄映入眼帘,金色的麦田与时尚的街景融为一幅画卷,叫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一路上,村民们向记者讲述了那木村这些年来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那木斯蒙古族乡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生态绿化等工作。目前,改造那木村五屯沿街原有建筑外立面12604平方米,沥清路两侧人行路路宽1.6米、面积达10848平方米,沥清路边石6780米,景观外围墙3755米,人行路边石6780米,安装路灯272盏。那木村一、二屯新建围墙2050米,新建人行步道2000米,铺装面积达4000平方米,新建排水沟3515米,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新建入户门前排水涵76户。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使全乡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路灯不仅点亮了那木村的夜空,更照亮了百姓的心田。

  基础设施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了迫切需要。那木斯蒙古族乡政府深知农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要想让乡村的美丽持续下去,更为关键的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让他们自觉做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那木斯蒙古族乡建设文化主题广场1座,景观雕塑小品13套,民族特色主题文化雕塑2座,勒勒车一项。沿着那木村的沥青路走去,景观塑像成了沿途的独特风景,《传承》《拓宽者》等塑像形象反映了蒙古族人积极向上、拼搏向前的精神面貌。位于乡政府一侧的民俗博物馆,更是收集了与蒙古族相关的民俗物品,不仅成为当地农民学习、回忆民族文化的聚集地,而且是外来游客了解当地民族特色的对外窗口,俨然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

  如今的那木斯蒙古族乡村新、景美、人和,一幅幸福乡村的美丽画卷正逐步展开。

[纠错]

(责任编辑: 四平市农业农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