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营造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进取心,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努力建设一个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建立原则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科目差异、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的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使各组之间实力达到相对平均。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
二.年级管理
(一)强化年级组织管理
1. 加强工作安排布置。年级要对各班学习小组的建立、学习要求、评价等工作进行统一指导,以便学习小组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2.加强工作督导检查。年级应通过巡查等形式进行督导检查,并对班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通报。
(二)强化班主任工作落实
1. 提高思想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促进学生更高效的利用在校时间完成学习目标,班主任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工作落到实处。
2. 发挥学习班长作用。班主任应对学习班长进行工作指导,充分发挥其指挥、调动、组织各小组学习的作用。
3. 选好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应该选择具有较强号召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委干部可兼任),促进组内活动的持续开展。
三.学习小组规范
(一)组长职责
1. 组长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带头维护小组、班级、学校的荣誉,起榜样作用。
2. 每组设组长两名,负责组织和协调组织本组同学展开自主学习和交流,组长应对组员进行分工,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3. 组长对组员及时评价、纠正,并将结果告知班主任。
(二)学习要求
1. 组长应公平、公正,组员应服从组长安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自主自觉性。
2. 组织组员开展课内外的合作学习,每天组织检查督促组员完成学习任务,。
3.组内同学应互帮互查互考,充分利用早自习(自学)、中午自习(自学)、课间、间食等碎片化时间,组织组内研讨学习,哪怕只学一个知识点,也是一种收获。
(三).小组评价
1.组长评价
小组长根据组员在一天课堂中的表现予以评价,如优、良、中、差四档。小组长的评价结果由本组组员共同商定。
2. 班主任评价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各科成绩及进步幅度等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小组各方面表现,每四周评选出一个优秀小组。
3. 评价结果
根据班主任及组内评价的结果来确定班级五星评比中获奖学生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