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与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我等了近10年,终于这次成功了!”说话的是80后的四平青年王可,无偿献血十余年的他,1月10日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之火!他也成为了2022年我省造血干细胞首位(全省第122例,全国第12599例)捐献者。
据了解,王可这份执着的捐献热情,源于他心中埋藏的隐痛。多年前,突如其来的白血病魔带走了姐姐的孩子,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深知白血病的可怕,久久不能释怀。2013年,他在一次无偿献血中无意得知,抽取8ml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就有机会拯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能挽救他人的生命,这是多大的缘分,也是一件好事!”王可随即主动要求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从那一刻起,王可一直盼望着配型成功的一天。“现在,我只想尽我所能去挽救患者,挽救一个家庭。”
2021年4月,王可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太激动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但最终令王可遗憾的是,由于患者自身身体原因,王可捐献的愿望未能实现。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同年9月,王可再次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要求高、几率低,我本来以为错过了上一个机会,此生都无望捐献救人了。没想到,上天眷顾,再次让幸运降临。”王可笑着说道。他对失而复得的机会十分珍惜,在捐献前期,王可积极主动调整饮食、运动健身,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顺利于去年年末完成高分辨和体检等流程。
2022年1月10日,王可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为远方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之火!王可也收到了患者写来的书信:“寒冷的冬天,您如暖阳照亮了我至暗的人生,给予我重生的希望,让我重新燃起生的勇气和信心……我定在生命的道路上心怀感恩,播种阳光,像您一样温暖每一个需要的人。”
以爱之名,传递希望。王可用无私大爱为患者带去希望,也为2022年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期盼有更多像王可一样心怀善念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为更多需要救助的患者带去希望,共同创造更多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