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双辽市组织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头等政治任务。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社会治理,尤其是扫黑除恶等方面工作进行深入了解,并与乡镇、街道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党员等面对面交流,认真听取和征求意见建议,更好地开展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双辽市下辖18个乡镇街,190个行政村,16个三场改革新组建社区,农村基层党组织206个,其中村党总支190个,全市共有党员20598名,其中农村党员6938名,占全市党员总数33.68%,共有“两委”成员954名。2019年确立的18个村软弱涣散村已全部完成转化提升,因涉黑涉恶列为软弱涣散的双山镇秀水村和辽西街吉兴村基层组织建设显著提升。
一是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力度。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后备力量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拓宽选拔视野,优化队伍结构,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品行兼优、素质较高、年富力强的后备力量,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各乡镇街党工委坚持“备用结合、择优选用”的原则,对奋力工作、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大胆任用。对经实践检验不具备后备干部能力素质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加强后备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着力建设一支讲政治、顾大局、能吃苦、乐奉献的村干部队伍,为解决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储备不足、抓好基层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下发《双辽市村和社区党组织“双应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多方力量,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能力和服务功能,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服务群众“有求必应”,组织群众“一呼百应”,进一步强化了村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实现“一肩挑”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是不断净化政治环境。成立市村干部核查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关于开展现任村干部现实表现情况大排查的通知》要求,及时对发生涉黑涉恶案件的村“三委”成员、屯组长、村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在册党员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注重发现可疑线索或存在不稳定因素,立即研判处理。
四是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村干部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2019年7月,组织20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卧虎镇职业中专培训基地开展5天集中培训。同年9月,组织40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河南兰考开展域外培训,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并要求各乡镇(街)党(工)委对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把扫黑除恶相关政策法规纳入培训必学内容。同时,加强对新配备村干部纪律观念、法治观念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2020年计划对部分村书记进行培训。
五是健全防范机制。从源头上清除黑恶势力把持农村基层政权风险。严格执行“乡镇初审、县级联审、市级抽审”制度,会同民政、纪检监察、公检法司等部门,先后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集中清理有前科劣迹现任村干部,并及时完成补选工作,同时,市委组织部和民政部门会同纪委监委、公安、信访、检察院、法院、司法、森林公安等建立村干部联审工作制度,对全市村“两委”成员逐一“过筛子”,防止不符合条件人员进入村干部队伍。做好集中清理有前科劣迹村干部后续工作,落实回访、教育、帮助、管理“四项机制”,对被清除人员实行一对一联系,加强教育引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