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吉林省红十字会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关于开展学校应急救护工作培训方案》的要求,5月8日至11日,市红十字会带领24名应急救护讲师走进吉林师范大学,在校园内为2022级5000余名大一师生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和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培训现场,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向同学们讲解了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与护佑生命理念,心肺复苏基础知识,成人心肺复苏的程序和操作技术等知识,并为同学们演示了心肺复苏术、aed操作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紧急救护技能。
随后,各班同学分组进行实践操练,讲师们悉心指导大家体验、练习判断意识、立即呼救、救护体位、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心肺复苏术的每一项环节和每一个操作要领。
红十字救护师资对同学们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合格后,可以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红十字救护员证是一种专业的急救技能证书,持有该证书可以在紧急事故中采取初步的急救措施,为专业医务人员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此次培训共有5187名师生取得心肺复苏(CPR+AED)证书。
此次培训,加深了同学们对应急救护概念的了解,提升了自救互救意识,帮助同学们掌握了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我救护、帮助他人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名来自音乐学院的同学表示,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学到了非常实用的现场急救知识,在今后遇到意外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对伤病者进行初步的援助和救护,减轻意外伤害带来的损伤,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