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四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市政务大厅召开“多证合一”改革新闻发布会,四平市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亚东介绍了我市实施“多证合一”改革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商事制度改革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双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后,全省日均新增市场主体达到70户,比改革前增长近80%。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交易成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于7月1日起推行“多证合一”改革,将三十二个涉企证照的信息全部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7月1日起,凡涉及第一批整合证照的新设立企业均按照“多证合一”模式办理;10月1日起,企业变更、注销均按照“多证合一”模式办理。
“多证合一”改革的主要措施
所谓“多证合一”,是指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后,申请材料和审核信息在部门间共享,企业无需到相关部门现场申请,即可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企业信息公示二维码的营业执照。相关行政许可和备案信息均整合在营业执照的二维码上,企业可不再领取相关纸质证件,直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开展业务等原因确有需要的,企业可到相关部门直接领取纸质证件,相关部门不再要求企业重复填报信息或提交材料。
我省第一批需要整合的证件,除原来已经整合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刻制公章准许证明、统计登记证外,本次整合26个证件,分别是:公安部门的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娱乐场所备案许可证、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农业部门的农作物种子经营分支机构备案许可证;商务部门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登记证、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文化部门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证、港、澳、台投资者在内地投资设立合资、合作、独资经营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审批许可证、演出经纪机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娱乐场所娱乐经营许可证、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设立审批许可证、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证;卫生计生部门的发放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旅游部门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外商投资旅行社业务许可证、旅行社分社备案登记证、旅行社服务网点备案登记证;经合部门的不涉及特别准入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备案证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报检企业备案登记证;烟草主管部门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测绘部门的测绘资质证书;人民银行的开户许可证。
“多证合一”改革遵循“三个凡是”的原则,即凡是能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信息和前序流程已收取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和申请人重复提供;凡是应由行政机关及相关机构调查核实的信息,由部门自行核实。
“多证合一”改革后,企业无需为了仅仅去政府部门挂个号、备个案、提交一下信息四处奔波,费时费力。同样的信息,企业向政府部门只需提供一次,采取“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实现相同信息和材料“一次采集、一档管理、一网共享”,真正做到让“数据网上行”,让“群众少跑路”。
“多证合一”的适用范围和营业执照的效力
“多证合一”改革实施范围比“五证合一”改革更加广泛。不但适用于各类企业,也适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当然,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也包括在内。
“多证合一”改革后,被整合证照一般不再发放(特殊需要可到相关部门直接领取,不需要再提交材料),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是市场主体全国通用的唯一“身份证”,企业凭“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可以在政府机关、金融、保险机构等部门证明其主体身份、办理相关业务,企业原来需要办理被整合证照相关事务的,一律改为使用“多证合一”后的营业执照办理。只要扫描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企业所有行政许可和备案信息。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予以认可和应用。
“多证合一”的办理流程
在“多证合一”改革中,办理营业执照的环节和以往相同,企业在申领营业执照时,不需要等待其他部门的审核。办理营业执照完成后,工商部门的登记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共享给各部门。企业可以通过登录“吉林省多证合一企业信息采集平台(http://211.141.74.200:8111/)”,查看其它证件核准情况,或者通过平台补充资料、预约相关部门上门实地查验。除开户许可证需要自己选择银行实地办理外,其它部门的许可证件全部通过网上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