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四平市召开污染防治攻坚“2019秋冬百日会战”新闻发布会。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福文介绍了污染防治攻坚“2019秋冬百日会战”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在记者提问环节中,王福文副局长就“秋冬百日会战”专项行动的初衷和意义、会战行动具体过程,以及如何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有关提问。
按照省政府要求,结合北方秋冬季特点,四平市将在10月至12月底近百天的时间,聚焦保持环境空气质量稳定、推动断面水质改善和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三大任务、八个方面具体工作内容,开展百日攻坚,促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一是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将推进项目建设作为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首要任务,抢抓入秋初冬的关键施工期,全面推进劣五类水体治理和水质提升项目建设,深入推进辽河流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工业窑炉和大型锅炉废气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年底前实现全部工业炉窑和大型燃煤锅炉达标排放。
二是严格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监管。组织专项排查整治,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监管,严肃查处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确保达标排放。
三是切实解决涉水生态环境问题。年底前基本完成辽河、伊通河流域周边排污口整治,11月底前对已完成整改的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问题组织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效。组织实施清河行动,高标准推进河道“清四乱”,全面落实河长制。
四是加强管控煤烟型污染。年底前,按要求完成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任务,所有大型燃煤锅炉全部建成高效污染防治设施,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严厉打击超标排污行为,对恶意违法排污甚至弄虚作假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供暖期前建成清洁燃料供应体系,有效解决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散煤污染问题。
五是强化秸秆禁烧、限烧管控。11月底前全面完成离田工作,禁烧区内实行秸秆全面禁烧。建立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体系,实施网格化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实现禁烧区“零火点”。建立气象、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会商机制和比邻县市通报协调机制,统筹做好限烧区的计划烧除,在确认有利大气扩散的条件下,做好限时、限量、分区、分批烧除管理。
六是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要求修订预案,调整预警分级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严格落实燃煤供暖锅炉错峰起炉、重点行业企业差异化错峰生产、电力行业绿色调度等措施。完善应急减排项目清单,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确保在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期间,大气污染物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0%、20%和30%以上。组织应急减排清单中涉及的企业,按照“一厂一策”原则,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
七是整治“散乱污”企业。进一步加大城乡结合部、重点流域内“散乱污”企业的排查整治力度,建立“散乱污”企业清单,实行分类处置、台帐式销号式管理。列入关停取缔类的,要做到“两断三清”,城乡结合部和重点流域内的要实现整治清零;列入整合搬迁类的搬迁至工业园区并实施升级改造;列入升级改造类的,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坚决杜绝“一刀切”现象。
八是推进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进一步补充完善自然保护区问题总台账和聚焦问题台账,持续推进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石采砂、工矿企业、核心区缓冲区旅游设施和水电设施四类问题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