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直

区县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双辽市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情况

2017-09-19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并参与四平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今天座客我们直播间的是市民政局谷立志副局长,请他来为我们介绍一下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的情况。

主持人

您好,谷局长,欢迎您的到来。

谷立志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首先请问谷局长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社会组织包括哪些呢?

谷立志

社会组织在社会科学中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我们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类社会组织。

主持人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

谷立志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发展速度较为迅猛,并在市场经济、协商民主、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的社会组织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治理不完善、管理机制不落实、活动开展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个别社会组织还有违法违规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社会组织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对于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激发和释放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的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协调和服务自律的完整体系,缺一不可。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行业协会商会在市场不能自我调节、政府不宜直接干预、单个企业力不能及的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激发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活力,将使政府与企业等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畅通,更好地调节市场,配置资源,推动我国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社会组织涉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是党和政府联系不同方面、不同利益阶层的重要桥梁纽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社会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制度的重大创新。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让社会组织发挥更多作用,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拓宽协商民主渠道、丰富协商民主内容、提高协商民主质量,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三是有利于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关键在疏导。必须坚持系统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组织植根社会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能够快速、有效、直接地了解民情表达民意;能够通过组织化、制度化的表达方式协调不同群体利益,推动公众行为规范有序;能够积极应对各种环境变化,反映相关利益诉求,参与社会治理,是重要的社会“润滑剂”和“缓冲器”。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发挥社会组织社会自治功能,有利于促进社会治理更加富有“柔性”,强化社会稳定基础。

主持人

我市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有哪些具体内容?

谷立志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16〕46号)和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吉办发〔2016〕56号)文件精神,2017年2月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通知》(四政办发〔2017〕13号),2017年2月、5月市民政局制定下发了《四平市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暂行办法》(四民发〔2017〕20号)和《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方案》(四民发〔2017〕42号)。依据《四平市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暂行办法》,依法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的社会组织为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类: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单位、从业人员为维护会员共同利益自愿结成,以开展行业自律、行业交流、行业服务、行业维权为主要业务,以促进行业发展为宗旨的行业协会或行业商会。科技类:指以促进科技发展和进步为目的,专门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科技咨询与服务、科技成果评估以及科技知识传播与普及等业务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业务范围应定位在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公益慈善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所规定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其他公益活动。城乡社区服务类:指面向社区,以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生活需求、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宗旨,以开展或参与开展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组织。实行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有效解决了四类社会组织登记门槛高、登记难等问题,并有助于社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改变行业协会商会行政化倾向。通过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明确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实现对社会组织的协同监管。

主持人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谷立志

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点是做好“三个有机统一”: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依法自治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尊重社会组织的社会性、民间性、志愿性,社会组织才能充满活力。必须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使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与社会组织业务建设同步加强,发挥好各级党委在社会组织改革发展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步增强社会组织依法自治功能。二是坚持直接登记与双重管理有机统一。确立直接登记和双重管理并存的管理制度,是适合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的一种现实选择,既体现了简政放权、激发活力的改革方向,又体现了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改革思路。直接登记不等于放手不管,双重管理也不意味着排斥和管死。对直接登记的四类社会组织,要运用新的登记管理方式和手段加以推进。三是坚持登记管理机关统筹与相关部门依法履职有机统一。搞好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明确分工,统筹部署。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后不再有业务主管单位,我们民政部门要依法加强统筹协调、登记审查和监督管理。与社会组织业务活动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要做好行业监管工作,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社会组织活动准则和行为规范,通过项目委托、购买服务和政策扶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对需要业务主管单位,继续实行双重管理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要依法加强监管。通过各部门职能的有效衔接,真正形成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主持人

非常感谢谷局长为网友们详细介绍了我市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的情况,也感谢广大网友朋友的关注和参与,让我们相约下一期节目,共同探讨大家关注的话题吧,再见。

[纠错]
  • 打印
  • 字号大
  • 字号中
  • 字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