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地方古代汉魏至两晋十六国时期(206年至420年)属扶余地,南北朝至唐初为高句丽境地,唐中叶以后属渤海王国扶余府的扶州,辽属东京道通州,金归咸平路韩州,元属开元路,明属辽东都司北境,清属内蒙古哲里木盟,后划归昌图厅。
清道光元年(1821年),昌图厅于买卖街(今梨树镇)设分防照磨属,辖四平境地。清光绪四年(1878年),始设奉化县,县下设九社,其中新恩社辖今四平市区的大部村社。新恩社治所设在四平街(今昌图县老四平镇)。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修建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时,从长春向南每隔30千米设置一站地,经范家屯、公主陵(岭)、郭家店到今四平为第五站,故俗称四平“五站”。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南满支线全线通车,沙俄将“五站”定名为“四平街站”,并在站前修筑南北向的一、二、三马路,“铁路租借地”区域略见雏形。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日俄战争结束,沙俄战败。日本帝国主义从沙俄手中接管南满支线,并将沙俄时代“铁路租借地”改为“满铁附属地”(今四平市区东起道东一马路,西至道里儿童公园西侧,南至南河,北至北河的大部分地区),并由日本人掌管“附属地”内一切行政、经济、街政建设、土地、房屋建筑、文教卫生、税收等事务。
1916年3月,交通部东北交通委员会四郑铁路局在四平街设置“北站”,直接管理北站地方的户籍、民事、建筑、公安事宜,不受“附属地”及梨树县辖治。
1921年,经奉天省批准,梨树县知事尹寿松于5月13日发布告开辟新市场。商民争先恐后领地号、建房屋,先后有8家粮栈和数十家杂货商号开业,梨树县在四平街东部设“四平街新市场办事处”兼管行政。
1922年,设立四平街村(隶属梨树县二区),四洮铁路通车。四平“三足”(附属地、梨树县、四洮铁路)鼎立。
1929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废道制,梨树县归辽宁省直辖,四平街地方行政归梨树县管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站”地方行政权被“满铁四平街地方事务所”夺取。
1937年12月1日,伪满傀儡政权将四平街道东、道里行政权合一,指令设立“四平街市”,日本人古馆尚也任伪四平街市市长。
1941年7月1日,伪满傀儡政权(1940年6月24日令)肢解东北为19省,其中伪奉天省部分县肢解出来,建置伪四平省,“四平街市”为“省会”,称“四平市”。伪四平省公署设在原四洮铁路局办公楼(今四平市爱龄奇医院内)。伪四平省领四平市、公主岭市、通阳县、梨树县、双辽县、东丰县、怀德县、长岭县。伪四平省首任省长徐家桓(1944年任伪吉林省省长,1943年曲秉善接任至伪四平省解体)。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伪四平省撤销。11月5日,中国共产党辽北省自治政府在四平组成,省政府主席阎宝航,副主席栗又文。辽北省政府下辖3个专署,14个县(市)政府。四平市归省政府直辖。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在四平成立,省主席刘翰东。辽北省下辖1市10县8旗,即四平市,通辽、双辽、梨树、昌图、开原、西丰、东丰、北丰(西安,今辽源)、海龙、长岭县,科尔沁左翼前、中、后旗,科尔沁右翼前、中、后旗,库伦旗,扎鲁特旗。
1948年2月,中共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在梨树县组建中共四平市委和四平市政府。3月13日,四平解放,中共四平市委和四平市政府随军进城接管四平市。
1949年1月,增设辽西省,5月,辽北省撤销,四平市隶属辽西省。
1954年7月7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撤销辽西省,恢复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建制。8月,四平市划归吉林省管辖。
1958年10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公主岭专区,设四平专(地)区,四平市归四平地区管辖。
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四平地区,组建新的四平市(地级市),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四平市设铁西区、铁东区,市区人口347931人、93167户。四平市辖怀德县、梨树县、伊通县、双辽县、铁西区、铁东区。
1985年2月,撤销怀德县,设立公主岭市(地级市),伊通县划归公主岭市管辖。四平市辖梨树县、双辽县、铁西区、铁东区。12月,国务院批复公主岭市为县级市,由四平市代管,伊通县划归四平市管辖。
1988年8月,国务院批复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
1996年5月,国务院批复撤销双辽县,设立双辽市。
2000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
2013年9月,公主岭市确定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市,为省直管。
2016年4月20日,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纳入省级开发管理区序列。
2018年4月18日,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划归梨树县代管。
202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公主岭市原由四平市代管变更为长春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