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锡伯”为本民族自称。大部分人自认为是鲜卑(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后裔。
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18世纪中叶部分锡伯族人自东北迁至新疆后,在满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语言;文字是1947年在满文的基础上略加改动而形成的。
早期锡伯族人民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察布查尔锡伯族以种水稻为主,经营农业,牧业也比较发达。
锡伯族能歌善舞,音乐具有独特的明朗而庄重的风格。舞蹈时双肩的摆动较大,双手表现各种劳动动作,与踢踏动作相配合。乐器有“东布尔”、“苇笛”、“墨克纳”(口弦)等。“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体育活动有赛马、摔跤、打秋千等。锡伯族男女都喜欢射箭。
锡伯族住房多用土坯筑成,每户都有围墙,自成院落。饮食以米面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奶疙瘩等乳制品。服饰,老年人还保持着清末以来旗装样式,特别是老年妇女爱穿旗袍;青年人穿时装。婚俗是族内同姓不婚。丧葬行土葬,也有将尸体火化后入坛或小棺木再葬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锡伯族的端午节举行泼水、叼羊、赛马或郊游等活动。农历4月18是锡伯族纪念西迁的节日。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制品。
新疆的锡伯族在宗教信仰方面还保持了古代锡伯族的遗俗。信仰多神,属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东北等地的锡伯族有的信仰萨满教或喇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