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人民政府督查通报
四政通字[2018]16号 签发人:郭灵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
自5月23日,郭灵计市长在《关于我市在网络舆情工作安排及情况汇报》上批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快速稳妥的回应并处理群众关切,展示政府职能部门良好形象。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每周相关单位处理情况及时报我”后,市政府督查室指定专人,坚持每天督办,每周呈报,每月通报各地各部门处理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和四平吧群众反映问题情况。现将8月份各地各部门处理及回复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8月1日-31日,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群众反映问题22件,全部回复,回复率100%;四平吧群众反映问题33件,回复30件,3件未回复(铁东区1件、铁西区1件、市住建局1件),回复率91%。(详见附件1、2)
二、存在问题
虽然全市各地各部门在群众反映问题处理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重回复轻处理。一些地方和部门虽然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了答复,但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没有解决,群众不满意,如开发区大路红星美凯龙门前污水遍地、铁东区国测小区臭水满地等问题,解决不主动、不彻底;人民剧场新月小区下水道堵好几年了问题,根本没有解决;一个小区2伙收取暖费问题,更是答非所问。
(二)相互推诿扯皮。部分地方和部门缺乏主动回复群众反映问题意识,回复需经多次催促,甚至一些部门存在多次催促仍不予回复的问题。有的部门内设机构层级多,认领群众反映问题或收到转办件后逐级向下批转,形成回复材料再逐级报批审签,公文传递慢,导致群众反映问题办理效率低下。一些部门对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解决的群众反映问题不主动认领,有的问题市直部门推县(区)、县(区)推部门,相互推诿扯皮,严重影响群众反映问题办理整体进展。
(三)机制仍未健全。一些地方和部门认为群众反映问题办理工作无足轻重,主要负责人思想上不重视,对群众反映问题不批示、不督办,没有把群众反映问题办理纳入本地本部门日常工作予以安排部署,存在不愿办、不想办,支差应付等问题。有的地方和部门没有确定分管领导和固定办理人员,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调查核实走马观花,回复问题敷衍塞责,亟待建立完善群众反映问题办理工作机制体制。
三、有关要求
(一)健全工作机制,提升群众反映问题督办落实成效。市政府督查室将再增加群众反映问题办理工作力量,有效甄别、筛选重复留言、无理留言和无效留言,提高群众反映问题督办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坚持核查督办原则,采取定期跟踪督办和实地核查调研的方式进行全程督办,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持分类督办原则,认真分析群众反映问题特点和规律,找到共性问题,促进有关地方和部门一揽子解决。坚持及时督办原则,对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第一时间推进解决,避免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全市各地各部门也要强化措施、主动作为,不断完善群众反映问题督办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形成实地督查的长效工作机制,使群众反映问题督办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延伸服务功能,拓展群众反映问题督办工作领域。充分发挥群众反映问题督办职能作用,及时高效推进为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工作。要将工作触角延伸至互联网的各大网站、论坛、社区,形成了群众反映问题督办、网络动态采集、网络舆情研判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在为市政府领导提供重大网络舆情信息、应对网上突发事件、解决群众诉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完善体制效能,建立群众反映问题督办联动体系。在纵向上,市县区政府、市直部门都要明确办理群众反映问题的业务部门、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员,形成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签批、分管领导主动推进、业务部门合力督办的群众反映问题整体推动工作流程,有效保证群众反映问题办理的效果。在横向上,与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应急办、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广播电视台、四平日报社等单位建立密切联系,定期分析研判网络舆情新特点、新变化,共同研究有效应对的措施和办法。
附件:
2018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