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平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在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四平市纪委市监委会同14个市直牵头部门,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为开门搞整治,市纪委市监委将分批次公布整治成果,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日前,四平市纪委市监委机关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等部门公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的第一批成果。分别是:
坚决纠正贫困村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政策落实不力、工作松劲懈怠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危房改造稳步推进,20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竣工;教育扶贫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政策,贫困家庭子女无辍学现象;健康扶贫扎实有力,贫困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慢病患者签约率达到100% ,贫困人口参加合作医疗达到100%。成立脱贫攻坚作风调研指导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展调研暗访,形成调研专报4期,共发现问题75个,提出整改意见20条。建立村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
坚决纠正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中“吃拿卡要”、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坚决纠治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规范权责事项11223项,其中市本级2073项;规范全市政务服务3978项,其中市本级819项。减材料756个、减环节512个、减时限1141天、调时序86项,使审批服务效率较改革前提升 50%以上。目前,各市、县正在复用四平市成果,复用率达80%。推动“无证明城市”改革工作。全面清理证明事项,需要开证明的政务服务事项1368项,其中市本级216项,直接取消18项,保留198项。在保留的198项事项中:申报承诺31项,占15.6%;部门核验133项,占67.2%;数据查询34项,占17.2%。到10月末,办理“无证明城市”改革事项2417件,其中市本级1065件。景俊海省长做出批示,要求全省都要这样办。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公布了马上办、就近办等“四办”事项清单。市本级819项政务服务事项中,“马上办”209项,占25.5%;“网上办”事项772项,占94.3%;“就近办”事项41项,占5.0%;“一次办”事项775项,占94.6%。
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市场监管、公安机关和农业农村部门累计查处各类案件41起、问题17个,罚款105.65万元,责令停产停业市场主体5户次,采取强制措施4人,取缔无证照企业4家,吊销证照企业8家,销毁问题农产品6.1吨。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组织抽检食品83件,约谈95户,责令改正32户。按照“餐饮环节入户检查25有”和“食品销售环节入户检查16有”标准,完成了市区范围内5700余家食品流通业户、5000余家餐饮服务业户食品安全信息公示上墙。联合行动工作中共接受各类问题咨询870余件,受理食品相关投诉举报90余件,均按流程全部及时分流处置到位。
围绕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的目标,解决贫困地区乡村缺医疗卫生机构、缺合格医生的问题,查处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骗取医疗保障基金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面完成了72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解决我市5家乡镇卫生院需要改善业务用房问题,伊通县4家乡镇卫生院已将建设项目申请报发改部门,等待立项批复;双辽市1家已经完成农场卫生院与鸭场卫生院整合。为基层乡镇卫生院培训全科医生499名,全部通过省级考核,超额完成每万名人口配备2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开展乡镇卫生院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全市共签约106人,已经上岗47人,解决了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健康档案管理,确保贫困人口全覆盖;贫困患者实行“一人一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已达到100%,实现家庭医生服务全覆盖;确定10家大病救治定点医院,大病救治病种增加到25种,大病救治率达到100%,实现大病救治全覆盖;组建巡回医疗队381支,实施万名医师巡回医疗行动,巡诊诊疗34348人次,发放药品5万余元,对全市386名需要诊治的贫困患者给予及时诊治;全市76家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解决贫困患者诊疗付费难的问题。
四平市纪委市监委将会同专项整治各牵头、参与单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将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持续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