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就业援助活动深入开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按照人社部、省人社厅相关要求,我市制定了《四平市2025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方案》。1月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通过实施精准服务、举办专场招聘等具体措施,帮助重点群体解决实际就业困难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数字赋能摸清底数
市就业服务局通过全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历年数据统计和录入信息,筛查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和登记失业人员名单,全市筛查曾有需要就业帮扶对象1065人次,各县(市)区乡镇村屯就业服务专员通过“铁脚板”面对面核实,确定重点帮扶对象248人次。确保就业帮扶人员底数清、就业状态清、就业意向清、服务需求清、服务结果清。通过就业数字筛查,到“铁脚板”核实帮扶,确定了当前我市就业帮扶效果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统一模式强化效果
针对重点就业帮扶对象,全市统一开展“1311”模式帮扶。开展1次政策宣讲,向重点对象介绍相关的就业形势和措施,帮助他们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就业扶持政策。3次以上免费推荐就业岗位,为重点对象提供至少3次的岗位推荐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并且坚持就近就地就业为先导,反复安排实习实践岗位提升就业能力,直到最终实现平稳就业。1次免费职业指导,为重点帮扶对象提供1次免费职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就业竞争力。1系列免费职业培训,为就业困难对象提供一系列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全市各县(市)区通过组织人员走访周边用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收集就业岗位3447个,对就业重点帮扶对象实现送岗位到家、到人。铁东区社区工作人员精准建立动态台账,对辖区内各类重点帮扶人员实施点对点联系帮扶,对高校毕业生未就业者,着重加大帮扶力度,推荐就业岗位,帮助实现就业27人。双辽市依托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重点群体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服务,共走访帮扶各类就业困难人员70人次。铁西区在吉林实达服饰有限公司开展就业援助月暨“送工入企”活动,为企业和群众牵线搭桥,将求职者从“家门口”送到“厂门口”,300余名求职者在相关负责人带领下,逐一参观样品区、工作区、样板间、职工宿舍、食堂,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岗位要求、工资待遇等情况,让企业招到满意的员工,帮助应聘人员找到好工作。
城乡大集赋能就业
铁东区在山门镇乡村大集、欧亚购物广场举办就业援助月线下专场招聘会,现场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梨树县联合吉林省新天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平市星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四平宏宝莱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到郭家店镇开展就业援助月下乡赶大集活动,在大集门口举办专项招聘会,现场共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接受政策咨询220余人,发放宣传彩页1300余份。双辽市在全市各乡镇大集,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招聘会,现场发布就业岗位信息400余个。伊通满族自治县在县乡2个大集上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招聘会,现场设立招工信息、政策咨询、求职登记3个板块,现场发放招工简章400余份、政策宣传册300余本、宣传围裙400余个、宣传袋4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为有需要的求职者送岗位、送信息。
落实政策兜底就业
为提升政策知晓度、确保就业惠民政策落实落地,各县(市)区针对各类重点群体大力宣传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初次创业补贴等各类就业创业政策,印制发放就业岗位宣传单和宣传品4000余份,积极引导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重点人员申请就业帮扶。铁东区组织所辖街道、社区通过居民微信群等方式积极转发就业新政策、就业岗位以及各项就业帮扶事务办理流程等。铁西区在街道、社区、政务综合服务大厅的LED电子屏幕进行就业援助月政策宣传,设立专门的咨询服务专窗,受理援助对象政策咨询,街道、社区还向居民发放政策宣传单,帮助群众了解就业援助月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对于实现自主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群体,充分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截至1月23日,共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00余人,办理申请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350余人,有效助力了就业困难人员群体实现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