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直

区县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双辽市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2025-03-19

  我市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大片森林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蓝天白云下,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最珍贵的礼物;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四平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勇立潮头,按照市委“1288”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文旅康养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全面推进康养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两大方面产业发展,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令人瞩目的新景象。

  我市康养产业为温泉康养、森林康养两个方向,突出特色温泉旅游名片,形成“一核,两翼”产业发展格局,丰富康养旅游产品供给。

  “一核”为伊通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项目,以火山、温泉独特资源为核心,统筹农业、生态、文化等资源,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发展主题鲜明、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吸引力强的温泉旅游业态,引导、鼓励和支持经营主体深度挖掘温泉康养文化,做强龙头产品,做亮温泉品牌,做大旅游产业。同时,该项目依托临近长春的地缘优势,潜在客源市场前景广阔,将有效带动区域旅游发展。

  “两翼”分为森林康养旅游翼和温泉康养旅游翼。森林康养旅游翼依托叶赫沐心谷生态康养旅游、云翠谷旅游度假区、悦龙岭、转山湖、塔子山、颐乐谷、一马树森林公园等优质资源,开发休闲旅居型、休养康复型等旅游产品,优化森林康养环境、丰富森林康养产品、完善森林康养基础设施,提升森林康养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水平。温泉康养旅游翼则紧紧围绕伊通满族自治县、石岭镇温泉资源,依托舒适的水温、良好的水质等优势,加大温泉地热资源开发力度,谋划推进山门六合生态康养产业园、云翠谷、伊通麦饭石康养项目等。同时,围绕伊通全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未来实现温泉水入户全覆盖,赋能乡村振兴,带动温泉民宿发展,形成新的旅游名片。加快推进大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和七彩伊通·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完善悦如温泉和云顶温泉的配套设施,积极创建大孤山国家4A级景区,打响温泉景区品牌。

  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包括红色文旅、民俗文旅、乡村文旅等3个方向产业,形成以“一红,一城,多村”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

  “一红”为擦亮“英雄之城 红色四平”城市名片,打造“两区”。内核区,主要为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塔、中东铁路和四洮铁路附属建筑群等城区内红色旅游资源,对这些红色文化遗产进行活化改造,探索复原中东铁路在沙俄、日伪时期,以及新中国、新时代历史时期的铁路变迁史的实物场景,规划建立近现代铁路博物馆,并谋划近现代铁路文化历史街区项目,形成红色旅游核心吸引区。外延区,主要为塔子山红色教育基地、四平攻坚战陈明仁指挥所、一江山岛国防教育基地、三道林子战斗遗址、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所旧址等红色点位,重点提升这些点位的红色教育、红色研学、红色体验等主打产品。利用好昊华的空间优势和工业建筑遗存优势,打造“影视+”文旅项目,形成集红色文化、影视文化、工业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

  “一城”为叶赫那拉城。挖掘叶赫满族历史文化内涵,擦亮“皇后故里”“诗词故乡”名片,主题产品是遗留下来的静态遗迹,支撑产品是沉浸式、体验式产品,集聚民俗性、文化性为一体,将叶赫历史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力,将叶赫文化品牌与转山湖优质生态环境相结合,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水平,重点丰富沉浸式、体验式以及夜游产品,实现引客、迎客、留客的目的。

  “多村”为聚焦乡村特色,形成“三乐小镇、九大旅游村”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四平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发展一批特色村落、红色旅游村、非遗重点村等,打造旅游精品村、重点村。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和旅游景区,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旅游产品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设施更加完善、效益更加凸显,乡村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推进文旅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文旅康养产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正在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幸福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四平正以文旅融合为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游客的目光,谱写出生机盎然的文旅康养新篇章。

[纠错]
  • 打印
  • 字号大
  • 字号中
  • 字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