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医药健康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以现代中药为主、生物制药和化学药为辅、医疗器械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全市医药健康企业现有规上企业13户,拥有吉春制药、精细化、一正药业、拓华生物等龙头企业。
我市作为医药健康行业的老牌工业基地,以优势产业链条为依托,制定医药健康产业链招商图谱,紧盯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精准谋划了长春市中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00台碳素光治疗仪项目、长岭吉隆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医用辅料及医药中间体等一批延伸产业链条的项目。当前,一幅医药健康产业竞相发展的画卷正在我市徐徐展开。
强服务,打造产业发展软环境。开展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市工信局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医药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联合指导服务,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宣传各级“智改数转”“专精特新”“英城英才”等惠企政策,点对点将政策送入企业。开展体检诊断治疗行动,市工信局通过实地调研,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积极协调属地及相关部门,破解企业难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抓项目,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为有效推进项目建设进程,我市相关部门持续加强项目服务,定期调度项目进展,实施清单化管理,同时对重大产业项目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建立项目问题会商协调机制,着力破解制约项目推进的难点堵点问题。重点推动了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吉祥春)新厂区建设、四平峰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保健用品生产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延链条,推动产业发展新转型。我市结合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建立医药产业“智改数转”“设备更新”培育清单,定向培育推动有意向的企业转型升级。2023年以来,累计推动了吉春制药新厂区现代中药数字化智能提取生产线示范项目、拓华生物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生产线及质量控制设备设施GMP标准升级改造等5个项目纳入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库。
我市将医药健康产业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从医药健康产业链整体性和系统性着眼,增强各个细分产业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努力做到产业链内各个环节相互配套,同步提升,实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互统一。坚持绿色发展主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合理规划医药健康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医药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