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创新方式方法,在机制优化、要素保障、服务提升、工作增效等方面精准发力,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科学统筹 提速增效
结出项目推进“丰硕成果”
我市以科学统筹为先导,以提速增效为目标,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结出累累硕果,一组组亮眼成绩勾勒出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79个(新开工69个、续建110个),计划总投资703.5亿元。从投资规模看,亿元以上项目107个,计划总投资658.9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378.7亿元。从所属行业看,工业项目62个,占比34.6%;农业项目14个,占比7.8%;服务业项目14个,占比7.8%;基础设施项目38个,占比21.2%;社会民生项目23个,占比12.9% ;房地产项目28个,占比15.7%。计划总投资50.9亿元的吉电股份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计划总投资20.3亿元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6.5亿元的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计划总投资7.5亿元的协合绿电产业示范园区15万千瓦风电等项目加速实施,项目数量增多,投资规模扩大,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聚焦目标 节点攻坚
驱动项目建设“高速引擎”
我市紧盯项目建设各项目标节点,以攻坚姿态狠抓落实,为项目建设装上“高速引擎”。通过明确任务、狠抓开工、推进入库,确保项目建设按序时、高质量推进。明确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市委“1288”总体工作思路,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对全年开复工项目建档立卡,逐个企业对接沟通,明确开工时间、计划投资等情况,科学制定目标任务。今年全市确保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
狠抓项目开工。坚持抢前抓早、先谋快动,对计划开复工项目,建立清单、动态管理、分类推进。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亲自督导,定期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政府专题会议,调度协调、现场办公。各地各部门“一把手”深入一线,每日跟进项目推进情况,确保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推进入库入统。强化统计、发改、工信、住建等部门联动,按照清单管理、动态监测、定期反馈等步骤,全流程推进项目入库入统。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组建专班,深入县(市)区服务指导,确保已开复工项目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把握机遇 精准发力
夺取资金争取“关键战果”
我市精准把握政策机遇,以谋定后动、精准发力的策略,在资金争取战场上斩获“关键战果”,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吃透上级政策。把握国家动态,整理《2025年资金支持政策手册》,明确中央预算、超长期国债、专项债券等支持领域。召开专题会议,现场解读,全面提高项目谋划针对性和有效性。
深入谋划项目。完善四平市拟争取资金项目储备库,谋划储备重点项目739个,计划总投资1415.5亿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调度研究,对储备项目进行提前审核,指导项目单位完善项目名称、建设内容等信息,为资金争取打好提前量。
全力争取资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及时与省厅、国家部委汇报对接,县区、部门领导分兵把口,具体衔接跟进,确保申报项目质量和成功率。1-6月份,全市争取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专项债券资金16.8亿元,占2024年全年数额的90.8%,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健全机制 强化执行
开启项目突破“全新征程”
我市以健全机制为保障,以强化执行为抓手,为项目突破搭建制度框架,开启项目建设“全新征程”,推动项目滚动发展、持续见效。
坚持机制引领。围绕“懂、谋、抢、统、督、赛”六字方针,健全项目谋划、资金争取工作机制,落实政策梳理、谋划指导、入库储备、审核申报、反馈调整、资金计划下达和项目监管“七步工作法”,确保资金争取工作落细落实、取得实效。坚持领导包保机制,对农业大数据2000P智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实行包保制度,及时破解难点堵点,确保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
坚持跟踪服务。大力推行“企业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妈妈式”服务,对年产1Gwh方形锂离子电池等招商项目,主动靠前,全程跟进,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对顺邦智慧农机生产制造基地等新开工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夯实要素保障,力争提前开工;对禾丰肉鸡屠宰深加工全产业链等续建项目,持续跟踪,及时解决难点问题,确保项目及早竣工、尽快投产、发挥效益。
坚持督导问效。对项目建设、项目谋划、资金争取等工作,建立“双周调度通报”机制,定期分县区、分部门、分领域通报项目储备、手续办理、开工建设及项目申报、资金争取等情况,激发各地各部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全力构建“谋划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一批、开工一批、达效一批”的滚动推进格局,确保项目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