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直

区县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双辽市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2025-07-08

  近年来,我市抢抓机遇,以“智改数转”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通过政策引导、标杆示范、服务支撑等多维举措,推动我市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崛起,加速形成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新生态。截至今年7月,全市累计入库省级“智改数转”项目51个,认定省级示范工厂(车间)6个,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为全市工业经济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先行:

  构建“智改数转”全链条支持体系

  我市将“智改数转”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战略,出台《四平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聚焦特色装备、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领域,分阶段推进企业数字化普及、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突破。针对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的痛点,构建“政策宣传-专业培训-资金扶持”的服务闭环。创新采用“政策快递员”模式,组织服务专班实地走访重点工业企业,通过“车间课堂”“案例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智改数转”惠企政策解读。并编制《工业领域政策申报图解》和《工业领域资金支持政策汇编》分发给企业,力争做到规上制造业企业政策知晓全覆盖。此外,建立完善“全市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库”,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机制动态更新项目信息,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服务全市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从设备升级到数字赋能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资金扶持方面,积极组织开展省级制造业“智改数转”项目、云平台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奖补资金申报和省级示范工厂(车间)奖补资金申报,为吉林省大窑嘉宾饮品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碳酸饮料、果蔬汁智能化工厂技改扩建,四平巨元换热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传热元件智能化改造,四平市蓝烁包装有限公司全自动智能机包盒,抚顺隆烨化工有限公司梨树公司胶状乳化炸药生产线技术改造,辰欣药业吉林有限公司设备更新等5个项目争取到省级“智改数转”项目奖补资金;为四平市新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争取到云平台专项补助;为吉林省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争取到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补助;为四平金士百纯生啤酒有限公司金士百啤酒数字化车间争取到吉林省数字化车间(生产线)奖补资金。

  标杆引领:

  从“试点突破”到“全域覆盖”

  我市以培育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为抓手,采取“龙头示范+集群带动”战略,重点打造“一企一策”标杆培育计划,推进省级“智改数转”项目入库、示范工厂(车间)认定取得突破性进展,“智改数转”由“点上示范”走向“面上推广”。去年,全市成功认定1家省级示范车间(四平金士百纯生啤酒有限公司金士百啤酒数字化车间)和1家省级示范工厂(吉林世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汽车转向系统关键部件智能工厂),获评数量在全省排名并列第四;今年,全市成功认定4家省级示范车间(吉林世宝汽车转向管柱中间轴数字化车间、宏宝莱植物蛋白饮料数字化车间、昊华化工氢气充装数字化车间、新天龙乙醇数字化车间),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梯队。

  吉林世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建设的“年产130万台(件)汽车转向系统零部件制造智能化示范工厂技术改造项目”和“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转向系统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建成13条智能化生产线,成功推动公司实现关键设备数控化率100%、关键设备联网率100%、销售增长率提升100%,公司年产值呈快速上升趋势;四平巨元换热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的传热元件智能化改造项目,采用数字化智能技术,建设一条能实时采集数据、报警、监视、显示、报表等能力的自动化生产线,新增机器人、电控系统、智能对中台、安全防护系统等各类自动化设施多台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该项目成为引领省级智能制造业的典范;四平金士百纯生啤酒有限公司建成的数字化车间实现全流程智能管控,通过自动化集成控制系统将15道工艺环节集成管理,单条产线操作人员大大减少,生产能耗显著降低。

  依托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示范作用,我市已形成汽车零部件、换热设备、农产品加工三大数字化转型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整体效能获得提升,成功构建起数字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创新驱动:

  技术赋能激活发展新动力

  我市聚焦“智改数转”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双千工程”,持续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校地合作大会、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供需对接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准备金备案,有力助推了优势产业创新发展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金士百等企业落实研发准备金备案制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持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培育”行动,组织开展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加快形成企业培育“雁阵”梯队,壮大产业发展“主力军”;持续推进康达、顺邦、艾斯克等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在农机专用金属材料和关键部件,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农机产品研发、家禽自动分割装备等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

  此外,积极实施人才强基工程,通过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培育本土创新团队、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等方式,帮助企业开展“智改数转”方面的人才培养,加大人才保障,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以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为例,我市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对“智改数转”的重要源动力作用,鼓励该公司与宁波材料所合作,目前,年产百吨级电子级氰酸酯树脂项目已进行中试放大及样品测试。这家公司是专注于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专精特新”企业。多年来,该公司坚持走产、学、研、用合作共同发展之路,与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宁波材料所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目前,公司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6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累计承担省市科技项目28项。其中,成果转化22项,9个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制造”迈向“智造”,我市以“智改数转”为战略支点,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不仅实现了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管理模式革新,更通过产业链协同升级与创新生态构建,成功撬动了产业能级的整体跃升。这场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正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动能,也为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四平样板”。

[纠错]
  • 打印
  • 字号大
  • 字号中
  • 字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