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直

区县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双辽市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2025-08-07

  我市遵循“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工作,提升城区生态环境,打造因地制宜、生态优美、景色宜人、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化系统结构。实施四平市南北河林廊改造及城市绿道建设,启动一系列精品口袋公园建设项目,采用多规合一、一体设计的理念,打造完善协调、色彩立体感的“两河四岸”林廊带;塑造景色优美、功能丰富的城市绿道景观;建设多个功能丰富,景观宜人的市民休闲“微客厅”,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完善城市绿道建设

  打造秀美宜人风光

  着力提升城市整体街路绿化水平。对市区主、次干路、重要节点等进行精细化设计,进行花草树木等景观植物搭配种植,打造一街一景、步移景异的特色景观街路;结合绿道体系建设规划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紫气大路、滨河路、迎宾街、英雄大街、师大北路等城市主干路进行重点打造,栽植乔灌木6万余株,逐步提高街路绿地面积,提升绿道质量及景观效果。今年上半年,对海丰大街、紫气大路、英雄大街等16条街路栽植乔木1802株,灌木7214株,栽植各类花草51.44万株,营造色彩丰富、景色优美的城市街景。

  依托南北河生态修复工程,以“春看花、夏观绿、秋赏叶、冬望雪”为目标,系统实施南北河沿河林廊建设,为市民打造了集休闲娱乐、文化科普、城市特色于一体的滨水景观带。将两河四岸生态林廊建设作为重点,建设生态林廊,栽种美国红枫、红松、黑松、水曲柳、银杏、元宝枫等18种不同景观树种,结合两岸景观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安装林廊音响。完成南河南湖公园河湖连通拱桥、钢板连心桥、观景平台及景观阁建设,累计建成南北河林廊35公里,栽植树木1.29万余株,栽植草花64.6万株,实现南河、南湖公园河湖连通。

  城市绿道及南北河林廊的建设改变了城区开放空间布局不均衡、生态绿地规模总量不够、绿地系统构建不完善等问题,筑牢了绿色城市生态屏障,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便捷、怡人的自然空间。

  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塑造精致城市微空间

  “口袋公园”建设是实施城市绿化的重要一环。为解决群众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我市结合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建设一批城市“口袋公园”,推动打造“四平十分钟文体圈”,努力让“口袋公园”融入百姓生活。

  坚持聚焦“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城在园中”工作目标,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利用原有街角边角荒地等景观效果较差的“城市疮疤”地块,通过采取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方式,系统推进“口袋公园”的规划建设,实现绿地发展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唤醒城市活力,兑换城市价值。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配置观赏性强、季相变化显著的观花、观叶植物。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增加活动场地,落实适老化、适儿化和无障碍要求配置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设施。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41处精品“口袋公园”,深受市民喜爱,成为百姓休闲活动的“健身园”“游乐园”“幸福园”。“口袋公园”让城市实现文与景的有机融合,进一步筑牢生态本底、改善人居环境,切实增强市民对于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

  积极打造城市花海

  扮靓英城亮丽景观

  城市之美,既有车水马龙的夜景、繁华如火的街道,也有绿意盎然的春色、百花齐放的芬芳。2023年春季以来,我市以“清新自然、赏心悦目、满城飘香”为目标,综合利用开运街、南四纬路的市区裸露地面和征拆未建撂荒地块,连续三年建设城市花海。

  城市花海通过科学规划花期,使夏季马鞭草形成紫色海洋,向日葵连片绽放,秋季百日草与波斯菊铺就七彩花毯,成为区域内极具辨识度的生态旅游地标,同时配套步道、观景平台及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控制种植、养护成本,提升景观的持续性和观赏性。

  截至目前,已完成5.5万平方米波斯菊、向日葵、百日草等花卉播种以及22.5万株马鞭草、大花海棠、凤仙等15种观赏花卉栽植。城市花海已然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又一打卡风景地,让全市居民和域外游客切实感受到四平的蓬勃生机。

[纠错]
  • 打印
  • 字号大
  • 字号中
  • 字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