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铁东区坚持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全力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农业生产从“小四轮”到智能农机,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卖原粮到创品牌,农业综合产能愈发稳固,实现“数字乡村”全覆盖,科技应用显著增强,经营体系加速变革,黑土粮仓筑得更牢。
从2021年5月开始,铁东区与“吉农云”建设运营商——农信股份合作,开展了“吉农云”全区应用、“数字村”全域覆盖工作,成为全省首个“数字村”县域全覆盖先行试点区。经过实践调整,已完成智慧农业试点建设和全部行政村数字转型,实现全区4个乡镇、54个村、26个区直部门“数字”应用全覆盖。“云码村社”方案的落地实践和创新应用,被多位国家级院士和专家评定为“铁东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为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铁东区以永发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智慧农场”升级改造为核心抓手,全力打造地区“数智种植”新标杆。为永发农场建设打造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即将在铁东区进行全面复制,促进农业生长态势稳固提升,也为全区农业智慧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全区4个乡镇已完成10家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种植全产业链数字化示范基地建设平台注册与应用。
坚持超前谋划,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区、乡两级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构建铁东区数字乡村云平台体系,推动“数字乡村”全覆盖建设。全面建设“数字乡村”基础工程,搭建区级云平台1个、乡镇级分平台4个、村级子平台54个、区级机关部门应用系统26个,形成在一个数据中心支撑下,区、乡、村三级架构的网络服务体系。结合全区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农户全员“吉农码”注册和“村治宝”注册,打通政府与企业、经营主体及农民的数字通道,实现生产、经营、管理、治理、生活等各项服务的有效落地。
坚持试点先行,以“数智”点亮乡村,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动力转化、结构优化、方式变化。打造“一社一场”智慧农业新模式,“一社”是以铁东区城东乡小塔子村为试点,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实施统一数字化经营管理;“一场”是对小塔子村原有的永发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成为“智慧农场”。永发“智慧农场”和村集体合作社是生产托管服务关系,这一模式大大降低了村集体的经营风险,可实现节本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打造“数智乡旅”产业,通过“吉农码”开展“数智乡旅”创新应用,以塔子沟村红色旅游基地为试点,采用全景摄像头、智能VR等智慧化展现方式,游客通过手机登录“吉农码”的“数智乡旅”系统,可一站式逛遍全村美景美食,并在线上下单购买特色农产品。
坚持以数字化改善乡村生活、丰富惠民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向基层延伸,为农民美好生活注入了智慧动力。提升完善乡村网络覆盖,搭建与农业信息网、信息公开等网站的资源共享渠道,拓宽农民网络益农信息获取方式,帮助农民快速、精准、高质量进行农业生产。全域开展农民上云计划,在“吉农码”搭建数字乡旅、数字教育等系统,为每个农户在互联网上安个“家”。通过“吉农云”12316热线,为农民提供专家咨询、价格行情、培训服务等便民服务,在“吉农码”开通务工就业、预约挂号等128个功能,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就业等实际需求。目前,全区10家医疗机构,54个村级诊所全部上线,开展医疗服务。组建“共享元”铁东区数字乡村服务联合体,全方位提供惠农助农的资源,现有中国移动、安华保险、中联中科等多家企业进驻。在“吉农码”开设“魅力铁东专区”,丰富村史文化、民间艺术、非遗传承等多个乡村文化板块,利用数字化手段淳民风、正村风、扬乡风,全面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