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四平市CPI同比上涨2.4%,全省排名第六位,涨幅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基本趋于平稳。其中:生活费用价格、服务项目价格、非食品价格指数分别上涨4.3%、1.6%和0.7%,工业品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期持平。
一、CPI走势特点
(一)CPI各月同比价格指数涨幅趋缓
从四平市1-9月份各月价格指数看,总体涨幅起伏不大。其中,1月份上涨2.1%,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涨幅达到3.4%,为前三季度最高点,3-5月份涨幅相继回落,分别为2.4%、2.3%和1.9%,6、7月份稍有回升,分别为2.1%和2.5%,8月份小有回落到2.3%,9月份涨幅回升幅度较大,达到2.7%。
(二)八大类指数呈“六升二降”
前三季度,在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六个类别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6.0%、4.0%、2.0%、1.9%、1.8%和0.6%;衣着、交通和通信分别下降3.5%和0.9%。
二、影响CPI波动的因素分析
(一)食品类价格上涨对CPI上行的拉动最为突出
食品类价格上升6.0%,影响CPI上升1.98个百分点,对CPI上涨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在十六个分项中,除油脂、调味品和糖类有所下降外,其余13个分项均呈上涨的态势。其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菜、粮食、蛋、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涨幅较大,分别为14.2%、11.5%、9.6%、9.4%,直接推动了CPI的上涨。肉禽及其制品影响CPI上涨0.6个百分点,影响程度最为明显,其中牛肉、畜肉制品、羊肉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25.8%、10.2%、9.8%和6.5%。
(二)医疗保健用品及个人服务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程度加大
医疗保健用品及个人服务价格同比上涨4.0%,对CPI总体上涨拉动0.49个百分点,成为第二大影响要素。其中,中药材价格的攀升首当其冲,同比上涨24.1%,拉动CPI上涨0.26个百分点,需求拉动、种植成本上涨成为中药保健品消费的重要增长动力;个人用品及服务中,化妆美容用品、清洁类化妆品的涨幅较大,分别达到6.7%和6.4%。
(三)人工及原料成本不断提高拉动CPI走高
受人工费用上涨、原料费用提升、消费需求增加及消费品档次提升的影响,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1.6%,拉动CPI上涨0.45个百分点。其中,家教费、美容、电影票、家庭服务、学前教育和洗浴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较大,分别达到28.6%、18.4%、14.6%、11.3%、10.4%和9.7%。
(四)部分工业品价格上涨推动CPI上涨
化妆美容用品、家庭日用杂品、家具等部分工业品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7%、6.5%和3.7%,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CPI的提升。
(五)翘尾因素影响较大
前三季度,翘尾因素影响CPI上涨1.9个百分点,影响程度高达到79%,新涨价因素影响CPI上涨0.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仅为21%。
三、预计四季度CPI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从目前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判断,四季度CPI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根据1-9月份的实际运行情况,影响四季度CPI上涨和下行的因素并存。
影响CPI上涨的因素:一是主要农副产品的价格会呈上涨趋势,其中,新米上市、面粉价格上涨、菜类价格居高不下、水果价格季节性上涨,以及牛、羊肉类价格仍有上涨空间等等,都会进一步推高CPI的上行;二是人工、原料及运输成本的逐步提升,会影响各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
影响CPI下行因素:一是今年我国农业丰收已成定局,将对CPI的稳定走势起到主导作用;二是目前我国市场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足,供过于求的现象不会在短期内发生;三是翘尾因素影响会逐步减弱,直至12月份彻底消失。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全年CPI涨幅将达到3.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