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水旱灾害防御“四无”工作目标,聚焦水库安全、超标准洪水、山洪灾害“三大风险”,突出“五个强化”目标落实,为筑牢安全防线,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早落实,全力防范今年可能面临的极端天气情况,开展各项防汛工作。
一、强化防汛责任“不失位”。市水利局强化牵头抓总作用,结合岗位调整和今年汛期形势,对本级责任分工进一步细化,对下级单位责任分工进行认真审定,确保水库、河流“三个责任人、三个重点环节”的有效落实。3月份,市水利局组织开展了市本级水旱灾害防御三个责任人培训,进一步增强了三个责任人履职能力。 目前,全市13座大中型水库、15座小(I)型水库、25座小(II)型水库已全部落实安全度汛行政责任人、管理单位、管理部门、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257名,全部到岗到位,确保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严格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值班工作的通知要求,带班负责同志和值班人员 24 小时坚守岗位,坚决杜绝出现空岗、漏岗现象,局班子成员和各单位负责人电话保持24小生时畅通,确保值班值守工作平稳规范有序。
二、强化排查整改“抓落实”。市水利局按照国家、省水旱灾害防御会议要求,坚持把抓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现场调研等方式,充分研究部署,全面落实各项防汛工作。3月份,市水利局召开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专题部署会,聚焦堤防险工险段、水库、拦河闸等重要设施,印发了《关于开展汛前检查的通知》,要求各水库管理单位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全面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从局机关相关科室抽调专干力量,成立2个汛前检查组,对各县(市)、区水库、河道堤防、水毁工程建设、防汛监测预警设施等防汛重点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检查,发现影响度汛安全的问题隐患28项,现已整改27项,对暂时不能完成整改的梨树县上三台病险水库,市水利局组织专家评估组和梨树县水利局一同对防汛预案进行重新修订,落实具体措施,对排查出的病险水库隐患,逐个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整改措施,确保水库汛期处于有效管控,确保安全度汛。
三、强化除险加固“防重点”。对水利工程险工险段,市水利局未雨绸缪,积极向上申请资金,迅速施工,争分夺秒修复破损地段。完成对东辽河二龙山水库溢洪道下游3处水毁修复工程、东辽河双辽市18公里未治理堤防段、梨树县孤家子镇段东辽河10公里未达标堤防、刘家馆子镇大力虎堤防渗水险工、梨树灌区杨船口险工、双山灌区拦河闸消力池及海漫段治理(东辽河薄弱段治理)等8项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63亿元。工程建设期间,局主要领导本着“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责任,多次到达现场查看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确保全市水库、堤防岸线无险情发生。
四、强化应急处置“建机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加强防汛物资储备。截止汛前,全市大中型水库共储备编织袋11.9万条、无纺布2.87万平方米、铁线25.2吨、铁锹328把和救生衣234件,基本达到处置临时突发汛情的标准。市水利局组织各地修订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江河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等各类预案281份,做到“想在前、谋在前”,充分实现了重要水利工程各类预案全覆盖,“有的放矢”做好防汛准备工作。为充实专家队伍,做好灾害预防和处置工作,市水利局从各县(市)、区抽调经验丰富的水利专家44人,及时优化调整了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通过定期研判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为重要水利工程防汛调度、水利工程应急抢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汛前,各地和水库管理单位紧密结合防汛预案,充分考虑各种隐患因素,有针对性地完成了洪水调度演练和抢险演练,为防御今年可能出现的超标准洪水奠定了基础。
五、强化调度监测“清底数”。汛前,结合农业灌溉和生态放流,将超汛限水位的水库降到了汛限水位,病险水库按要求将汛限水位降低0.5至0.9米,为水库度汛储备充足库容。进入汛期后,市水利局积极督促各县(市)、区严格按照汛限水位蓄水,遇有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第一时间督导各地按照预案,及时对小型水库实施预泄预排,确保水利工程度汛和运行安全。强化与气象、应急和水文等部门的会商研判,同时结合省水旱灾害防御平台和市气象局的实时信息提示,加密重点时段、重要节点监测频次,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到受影响地区,切实做到旱情早应对、雨情早预测、汛情早防御、险情早排除。
市水利局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了全市53座大中小型水库均保持正常水位运行。东辽河、西辽河、伊通河3条主要河流均在警戒水位以下运行,水势运行平稳、水库、河流无险情。
下一步,市水利局将持续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政治站位,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要求,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科学研判、有效应对,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