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救助多样化到助力脱贫攻坚,从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到完善社区治理,从制度化一老一小保障到优质化社会事务服务,“十三五”以来,双辽市民政事业以改善民生、为民解困为宗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取得了辉煌业绩。
双辽市服先镇姜家村村民郭奎山患病丧失劳动能力,按月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加上临时救助金确保了他家成功脱贫。姜家村土地贫瘠,低保兜底助力这个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作为贫困县,在实施多项有效脱贫措施的同时,双辽市大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助力脱贫摘帽。
双辽市卧虎镇农民刘井志患尿毒症,每月要输6袋血,花费高达5400元,这项花费不在医保报销范畴,刘井志无力支付,需要特殊救助。
双辽市民政局在将临时救助审批和发放权限下放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基础上,推行特事特议,解决了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五年来双辽市民政系统共开展临时救助16745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270万元,编实织密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消除了贫困,更要完善养老。五年来总投资159万元。对原有14 所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进行区域性整合,现已整合完成3所福利中心。
条件的改善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养老完善了,助小、助残也得到加强。五年来共发放孤儿救助金452万元,为建档立卡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944万元,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707万元。
与此同时,双辽市民政局依法完成了第十届村(居)委会选举,按程序选举产生了村(居)班子成员801人。并全部实现了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集中清理有前科劣迹现任村干部49名。村(居)全部建立了民主协商议事委员会。全市社区推广实施网格化管理,新建了郑家屯街铁路社区和辽西街阳光社区,各社区办公场所面积全部提升至500平方米以上,用于居民服务和开展活动的面积提升至80%。2019年,双辽市民政局被吉林省民政厅评为“吉林省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