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直

区县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双辽市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铁东区夯实平安之基 共建美丽家园

2022-06-09

  铁东之美,不仅美在城乡面貌的蝶变,更美在温馨平安。

  村巷里,孩童欢乐地嬉笑玩耍;绿荫下,老人悠闲地乐在“棋”中;文化广场上,市民唱歌跳舞其乐融融;夜幕降临后,人们悠闲地看车展、逛万达……一个个幸福场景都是和谐铁东的真实写照。

  铁东区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贯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主线,坚持群众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党组织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基层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织密织牢平安建设“防护网”,切实筑稳平安铁东“压舱石”,不断构建市域共治“同心圆”,形成共治聚力、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引领、智治支撑的“五治”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平南街道风光社区网格员崔健说,目前四平市开展的防范养老诈骗宣传,网格员清楚地了解到楼栋有多少老人,通过微信群向老人发放防骗指南或统计人数时更加精准。

  “但凡有推销低价旅游、以房养老的,都要多留个心眼,没准就是骗局。”6月6日,网格员杨天慧一边了解社情民意,一边向楼栋的老人讲解预防养老诈骗常识。

  风光社区有53栋居民楼,常住人口8400人,网格员29人、网络长23人、单元长74人。“网格员分工更加细致,社情民意采集更加便捷,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一些简单民意诉求不出楼栋就能及时得到解决。”风光社区党委书记、综治中心主任王宏权告诉记者。

  点击进入“四平社会治理平台APP”,杨天慧可逐级直报社区指挥中心、街道指挥中心和铁东区综治中心系统。铁东区把科技作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引擎,构建1个云平台+N个智慧场景的“1+N”总体架构,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铁东区“矛盾化解帮帮团”机制入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经验做法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帮帮团” 成立于2014年,由区司法局牵头、街道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各乡镇(街道)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院、检察院、律师、各社区、社区“五老”人员组成综合性矛盾调处中心,紧紧围绕排查、化解、防范三个环节,坚持预防为主、分类处置的原则,做优社会共治圈,推动调解力量下沉、服务关口前移,根据不同的矛盾类型组成调解小组,选派相应领域的调解人员针对矛盾纠纷的特点进行调解,更合理、更快捷、更精准的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

  铁东区政法委综治中心王雷介绍,“帮帮团”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构建“三调联动”工作格局,将矛盾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目前已在8个街道、4个乡镇全面推广。

  山门镇村民吕某,因2012年征地对被占地面积、应得补偿等问题存在异议,多次上访。为更好地调解多年遗留的矛盾,铁东区司法局指派由平南司法所启用“矛盾化解帮帮团”模式进行调解。“帮帮团”派出了由平南司法所、山门派出所及律师组成的调解小组,通过“背对背”的方式,分别对吕某、征地公司、镇政府进行单独调解,并多次召开调解会,居中主持调和。前后历经半年多时间,最终确定了三方满意的处理方案,签署了调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回访时,吕某表示,对调解的方式和结果十分满意,已顺利得到补偿款。

  黄姓老人在一家养老机构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家属向养老机构索要巨额赔偿,多次到民政部门“讨说法”。调解小组通过面对面、背靠背的沟通,先以法律法规的责任、义务为切入点明确双方承担的责任范围,随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双方都充分理解到对方的难处,尤其是失去亲人一方的悲痛。经过多次的思想工作,双方当事人最终各退一步,达成了调解协议,由养老机构给予黄某子女一定数额的补偿,并当场履行,成功化解了这起社会纠纷。

  孙某在小区保洁时,被业主赵某家的狗咬伤,赵某同意为其打狂犬疫苗,但赵某陪同孙某打完针后径自离去。孙某认为赵某态度不好,没有表达歉意,要求赵某赔礼道歉并给予500元补偿,双方发生争执。经过“帮帮团”的耐心调解,最终赵某向孙某道歉并赔偿营养费200元,双方均满意调解并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

  为提高工作质效,“帮帮团”创建了“调解+普法”新模式:在调解过程中,把握普法宣传的最佳时机,进行法律知识的宣讲和普及,让双方当事人知道什么要求是合法的,什么是无理要求,义务承担起法律咨询和法律宣传的职能。

  如今,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的“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穿行在大街小巷中警灯闪烁的巡逻车……这些无不为铁东区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汇聚成维护全区幸福安康的滚滚洪流,以忠诚担当书写着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纠错]
  • 打印
  • 字号大
  • 字号中
  • 字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