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梨树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勇担使命、努力实践,切实将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发展新路。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合作社3040个(国家级11个,市级29个),家庭农场2475家。
一是抓示范创建,促进规范发展。制定了《梨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县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调查摸底,推选出“五有”合作社300家,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标杆,实现了乡乡有示范、村村有典型。同时,通过推广生产记录和财务记录“两簿”制度、设立成员账户等方式,加强对财务记账、盈余分配、组织架构等方面的打造和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县级以上示范社已达到233个、示范家庭农场达到84家,其中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9个、吉林省百强示范社6个。
二是抓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增收。依托梨树县国家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和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不断创新合作社发展思路,探索实施了“党支部+合作社+养牛”和“合作社+蔬菜”等运营新模式,促进合作社实现多种经营、多渠道增收。同时,创新开展了整社推进生产托管和“双保全统”(保生产投入不高、保产量不低,生产过程全统一)服务,完成52个社的整社推进生产托管,面积达到4.5万亩。2021年,全县合作社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比其他未入社农民高出2000元,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托管土地面积达200万亩,占大田作物的70%以上。
三是抓人才培育,激发内生动力。2023年,利用一般债券资金4400余万元,建设梨树县公共实训基地,并以此为依托,长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同时,探索实施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机驾驶员两类“能人”培育行动,累计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00人,无人机驾驶员50人。另外,与中科院合作创设“黑土粮仓”科技人才智库,吸纳各类人才300余人,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了“百名人才进百社”活动,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让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四是抓机制创新,建设改革试验区。全力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了《梨树县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抽调30名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在专项引导资金设立上,采取给予整组托管服务组织资金支持的方式,积极引导小农户带地入社、带地入股、代耕代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0个农机服务组织(合作社)开展了整组全程托管服务。在智慧农场建设实施上,设计1个县级指挥调度中心,在八里庙等村建设4个智慧农场示范样板,并在全县100个村设立了“一社一场”模式的数字化合作社示范点,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