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进入汛期以来,铁东区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行动,全方位筑牢防汛安全防线,通过强化指挥体系、物资调配、应急保障等多项举措,确保辖区安全度汛。
(一)强化指挥体系建设。2025年,铁东区重新编写了《铁东区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入汛前,铁东区逐级落实各类防汛抗旱责任人135人,并全部上网公示。落实各级包保责任人423人。落实“叫应”机制,目前,各乡(镇)街、村(社区)防汛责任人员108人可实时接收预警信息。在去年的基础上,铁东区依托“1+18”指挥体系,修订完善防汛应急响应指挥作战流程图5份,编制“一页纸”预案112份。
(二)强化物资人员调配。铁东区现有1支由30人组成的专业水域救援队伍,由民兵预备役等人员组成的1支防汛抢险救援应急队伍120人。铁东区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应急救援队伍协议,协议明确了保障人员、保障机械设备等内容。应急部门物资储备库储备70余万元物资。与相关企业签订代储协议2份,储备沙子、石料、木桩、食品等。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和工程车辆租赁单位进行了摸排,建立了底数台账和联系方式,作为抢险救援的动员力量,确保能及时调动大型车辆设备参与重大抢险任务。为保证救援及时高效,区防办向四个乡镇提前预拨了8000条编织袋、石笼网200片、铁线1吨,向城区街道下拨吸水膨胀袋1000条,向区林水局下拨无纺布5000平方米。安排巡堤查险人员85人,城区内涝应急抢险队伍8支303人。协调供电、供水等部门,落实抢修队伍5支。
(三)强化应急通信保障。铁东区强化应急通信能力建设,为辖区各乡(镇)街配备370MHZ窄带通信手持机,为叶赫满族镇、石岭镇两个偏远乡镇配备卫星电话2部。为加强应急通信设备的管理,区防办下发了《铁东区370MHZ窄带通信设备、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设备管理办法》,组织各乡(镇)街工作人员进行了设备使用培训,并在主汛期每天组织370MHZ手持机联调联试和卫星电话通讯测试,确保应急通信能直达防汛最后“一公里”。
(四)强化预警转移。7月25日,经区防指与相关部门联合会商研判,于25日11时30分,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27日9时30分,解除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响应期间,共组织会商研判4次,发布预警信息4份,下达调度指令1份。共预防性转移安置群众54户113人,其中地质灾害点转移安置44户92人,低洼地段安置10户21人。
(五)强化应急演练。5月25日,铁东区各相关部门在转山湖水库举办2025年铁东区防汛应急综合演练。7月7日,配合市水利局在塔山水库举行2025年全市水库抢险应急演练,铁东区人武部出动民兵30人参与演练。市自然资源局铁东分局分别在山门镇、石岭镇、叶赫满族镇地质灾害点举行3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近期,将组织防汛应急响应桌面推演,重点推演我区启动四级、三级防汛应急响应流程,相关责任人到岗到位情况及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落实情况,通过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六)强化宣传引导。铁东区司法局与区应急局联合开展防汛普法活动,在“铁东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法治宣传教育读本——各级防汛主体责任与失职渎职责任追究篇》,向全社会宣传普及防汛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区防办制作防洪水、防内涝、防台风宣传音频3期,利用农村大喇叭滚动播放,制作短视频3期,在乡镇街居民微信群和“铁东发布”微信公众号广泛发布,切实提升铁东居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群众因缺乏常识的涉险行为发生。
(七)强化值班值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值班工作,区级带班领导每天抽查当日值班值守情况;一是区委办下发了值班带班工作制度和应知应会清单;二是区防办重新修订了《铁东区汛期值班工作制度》,并组织召开全区应急值班培训会,确保值班值守发挥实际作用;三是区纪委监委、区两办督查室加大对各级、各部门值班值守情况的抽检频率和检查力度,坚决杜绝脱岗、漏岗情况。
下一步,铁东区将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防汛举措,织密织牢防汛“安全网”,为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防汛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