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高考考生总数为10115人。其中,市区3681人、梨树县2567人、双辽市1611人、伊通县2256人。共设4个考区、8个考点学校、346个考场。市本级考点设在四平一中和市实验中学,共设125个考场。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高考工作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做实“六个强化”,确保实现“平安高考”目标。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考工作。5月25日,市政府召开了2023年全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全面动员部署高考工作。成立了市高考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了市招生委员会成员单位,明确了工作职责任务。王昊昱副市长亲自安排部署高考工作,并多次调度相关工作。近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德明,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有利将分别进行高考准备工作调研。
二、强化部门联动,净化考试环境
教育、公安、工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截至目前,集中开展了2次专项整治行动,对16家经销电子通讯器材业户、2所考点学校及周边重点场所和区域进行清查,综合整治考试环境。教育、宣传、网信、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加强对网络平台和媒体涉考信息监管,未发现负面舆情。积极协调驻平空军合理安排飞行训练,特别是为考生外语听力考试提供安静的应考环境。
三、强化考风考纪,确保公平公正
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考生家长会、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组织考生参观电子监控系统、下发致考生和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加强诚信考试教育。高中学校相继组织开展了2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考试期间向各考点派入心理咨询师,针对个别考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通过教育部网上学习考核,以及市、县、校、考点四级业务培训和安全保密教育,使考务人员明确考务规定,遵守考试纪律,认真规范施考。市广播电视台和《四平日报》正在连续播发和刊登考试公告,形成高压态势。
四、强化技防手段,保障高考安全
全市所有考场、保密室、考务室等考试场所均实现电子监控全覆盖。安检门、身份证识别仪、5G信号屏蔽仪、金属探测仪均已检测调试完毕。已组织进行了4次考生“安全入场”检查演练,全力做到作弊器材带不进考场。考试期间,工信部门调动全部设备实现对可疑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干扰压制全覆盖。
五、强化考务管理,规范有序施考
各考区保密室设施全部通过检查验收。对相关涉密人员进行了安全保密培训,并签订了保密承诺书。对外语听力考试设备及播放效果逐一检测调试。统一为考生配发考试文具,考场统一配备石英钟、电风扇。对考试车辆进行检修保养。制定并完善了应急处置预案,对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六、强化督导检查,压实工作责任
市委决定继续实行市委常委包保考区,抽调教育、公安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高考督导检查组,由市委常委任组长,考前、考中深入各考区,对各地考试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督导检查,确保今年我市高考安全、平稳、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