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利用数字人力资源成本、地理区位辐射范围、高标准农业资源及良好的工业基础等明显优势,以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分析我市现有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下,借鉴域外先进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模式,确定数字化运营、大数据加工、软件外包、数字农业、“元宇宙”、“互联网+”六个数字产业发展方向。先后制定《四平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四平市关于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签订《中国四平数字经济产业园合作协议》,为园区建设指明发展方向,明晰前进路径。
目前,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正在进行个性化装修,设计和装修采取企业全资投入的方式,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总面积1.2万平米。主要分为“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区、数字经济产业加速聚集区、数字经济产业头部引领区、智慧园区数字化展厅、园区运营服务区、园区休闲娱乐区”六大功能区,预计容纳2000人,力争在9月末建成运营。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现有9家企业已签约,8家企业意向入驻,预计一年内有30-50家企业落户,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
积极指导和组织协会制定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发展规划、标准、服务规范,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鼓励企业、园区资源整合,以良性竞争和协同合作构建健康发展、可持续的行业生态链,引入一批大数据加工、数字农业、“互联网+”等领域龙头企业,发挥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数据在支撑数字政府建设、服务经济民生以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