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公安局成功妥善处置559枚战争遗留爆炸物品,及时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切实维护全市社会治安大局安全稳定。
一、快速反应,迅速启动排爆应急处置预案
10月2日,四平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到群众报警,在四平市铁东区万邦工地施工时发现土层下掩埋多枚炮弹,急需转移处置。经过对中心现场的初步勘察,发现埋藏的炮弹距地面约1.5米呈断层式储存,距离居民小区、学校、铁路支线不足百米,具体数量及分散情况未知。因长时间埋于地下,炮弹已锈蚀严重,部分炮弹引信已暴露在空气中,清理、转运难度极大,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市公安局迅速成立由常务副局长闫春和任组长,市局副局长王建新、铁东公安分局局长徐野任副组长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鉴别、技术保障、转运、销毁、警戒、应急等六个小组,实行领导负责、专家决策、风险评估、部门联动机制,确保排爆指挥体系脉络清晰、权责明确、高效联动。
二、科学处置,有效防止“打响”“炸响”问题发生
市公安局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科学确定安全距离、划定警戒区域,设置技术防范设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一是筑牢中心现场防护墙。以炮弹中心现场为中心,分级分层划定安全距离。核心区域用沙土堆建成一圈高3米、宽5米的防爆坡,最大限度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二是科学部警封锁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护栏,放置醒目标识对炮弹现场进行封锁,属地公安机关民警24小时轮流执勤看守,应急部门24小时在现场待命,为专业技术人员挖掘清理工作创造安全稳定环境。三是细致研判炮弹类别。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鉴别弹药种类、年代,根据装药性质、弹药外观等信息评估可能存在的爆炸风险。经多方工作排除疑似化学弹后,市局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清理和转运工作。
三、规范操作,妥善安全转运销毁爆炸物品
经一个月规范细致工作,成功挖掘清理各类手榴弹、迫击炮弹及各种口径炮弹、航空炸弹559枚。为确保销毁工作安全顺利,市公安局严格按照《公安机关处置爆炸物品工作安全规范》,精心谋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聘请有资质的公司制定严密的销毁方案,同时对销毁过程中的运输、清点、爆破、场地警戒、现场清理等环节作了详细安排,保证了爆破的成功进行。2023年11月3日15时,经爆破作业单位严格规范作业操作,559枚战争遗留爆炸物成功销毁。销毁结束后,工作人员对销毁现场认真清理检查,现场未留未爆的爆炸物品和残留部件,整个销毁活动安全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