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我市医养结合产业发展,提升优质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于医养结合服务的现实需求,市卫健委针对人才培养、试点建设、社会资本引导三方面,积极谋划,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推动我市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全市现有医养结合机构6家,分别是四平市社会福利院、四平资生康复医院、福寿康养医院、梨树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双辽市社会福利中心、伊通县社会福利中心,其中医办养2家、养办医3家、嵌入式1家,共有医疗床位248张。
一、多渠道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养
为加强我市医养结合人才建设,市卫健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医养结合机构相关人员132人次参加国家级医养结合专业人才培训;组织推荐66人次参加省卫健委老年医学人才、安宁疗护等专业培训。市民政局、市卫健委组织养老护理员和医疗护理员培训,共结业120余人。同时,依托四平卫生学校5个医学类专业,特别是省级护理示范专业,积极开展“1+X”老年照护试点,培养“老年照护”人才近千名,并与市内多家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为我市培养了大量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卫健系统将依托现有已经取得培训资格的专业人才,进一步组织各层级开展医养结合人才培训,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操水平,加强全市医养结合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助推医养结合机构管理能力以及标准化服务能力提升,为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高水平建设医养结合机构试点
以高水平医养结合试点建设作为提升我市医养结合能力的重要抓手,并拓展医养结合人才实践培养功能,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及其医护人员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拓展医养结合下沉服务,促进我市医养结合产业良性发展。一是推动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养结合项目申报,经市政府同意,已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址办公场所划拨给市第四人民医院,准备建设一家城区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医养结合中心,进一步满足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二是抓好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建设,推动市中心人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建设成为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医院,建立安宁疗护指导暨质量控制中心、深入推进安宁疗护工作,探索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具有我市特色的安宁疗护服务“四平模式”,为全省安宁疗护服务试点积累经验,提高生命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三是探索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通过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推进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和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探索发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摸索适合我市实际的医养结合延伸服务模式。
三、加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推动产业发展
目前我市现有公立医养结合机构4家、民营医养结合机构2家,民营医养结合机构占比33.33%,正在逐步形成以公立机构为主体、民营机构为重要补充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体系。我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与资本参与医养结合产业建设,进一步释放医养结合产业市场潜力。在国家、省、市许可范围内加大对用地保障、金融信贷、税费优惠、人才培养、资金补贴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目前,资生康复医院医养结合部等一批有实力、有意愿的民营资本正在积极参与到医养结合产业发展中。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继续加强医养结合产业发展推动力度,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堵点、难点专项破解,确保我市医养结合产业良性发展,保障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充足,惠及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