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平稳有序的治安环境,市公安局结合当前社会治安规律特点,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深化基层基础工作,高效精准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全面推动工作重心向源头治理防范转变,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紧盯社会面管控,全力挤压犯罪空间。建立动态巡防机制,采取定点值守与动态巡逻相结合、车巡与步巡结合、公开巡逻与便衣巡逻相结合等形式,对辖区的主次干道、商业区、居民区、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天候不间断巡逻防控,增强巡逻覆盖面,压减街面发案率,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和凌厉攻势,紧紧围绕“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快侦快破,消除社会影响,确保辖区社会面治安秩序稳定。加强对警情数据的监测和分析研判,动态掌握辖区治安形势,及时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重点区域,严防形成治安乱点。同时,为辖区科学合理的布置巡逻力量提供数据支撑,提升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见警率,及时发现、处置、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
紧盯治安要素管理,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加大风险排查,聚焦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物业纠纷、金融债务、民工工资、土地流转等重点领域,围绕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特殊群体,组织警力深入辖区社区、村、企事业单位进行梳理排查,最大限度将矛盾隐患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主动加强与信访、教育等部门及乡镇、街道社区联系,深入排查掌握重点工作对象思想动态、近期情况,分级分类落实工作措施,及时开展心理疏导,进一步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管好重点区域,规范做好“1、3、5分钟”快反执勤值守,加大党政机关、学校幼儿园、重点行业场所等重点区域巡防力度,发动群防群治力量,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紧盯关键重点领域,全力深化安全监管。积极夯实基础工作,配合消防救援部门对辖区列管的重点单位、“九小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严重安全问题,及时书面通知乡镇(街道)、消防等督促整改,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专项整治,不定期对旅馆、网吧、日租房、洗浴等易滋生乱点的行业场所开展集中清查整治行动,督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消防设施、监控视频等配备,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力度,严防“黄赌毒”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签订责任书,落实主体责任,形成长效机制。突出重点行业监管,紧盯水电油气、寄递物流、危化品等重点单位,确保全部纳入监管视线。保持对辖区重点企业单位开展“地毯式、滚动式”高频次大排查,压实企业单位主体责任,督促建立健全内部治安保卫制度,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