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法治为纲、以关爱为基、以教育为本,全力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努力构建家、校、社协同保护的工作格局。
一是分类施策,法治教育全覆盖。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开齐开足道德与法治课、职业道德与法治课和思政课,圆满完成70余部法律法规课堂教学内容。编制《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汇编》,收入党内法规、通用法律和教育领域法律法规141部。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全市教育系统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推动全市教育系统学法常态化。建设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基地4个,实现市区、县域全覆盖。聘任法治副校长432人次,开展“法润四平”“检教同行”“宪法晨读”等系列法治实践活动,14.2万名学生参与。
二是筑牢屏障,校园保护全覆盖。强化校园安全主阵地建设,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实现专职保安员、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护学岗全覆盖“四个100%”,保障校园内无违法犯罪事件。建立防范治理校园欺凌长效机制,设立“态势感知平台”试点,成立防学生欺凌委员会268个,设置举报电话(邮箱)268个、发放调查问卷21万余份,形成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的内外管理机制。常态化清除校园周边非法出版物和非法经营流动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对于有性侵违法犯罪记录的坚决不予录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三是学用结合,安全教育全覆盖。开展全市“家长开学第一课”,在向家长宣讲科学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以案释法,宣传校园贷、校园霸凌等危害,引导未成年人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坚持使用1530安全教育模式,加强防溺水、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和防范欺凌等安全教育,坚决守牢兜住学校安全底线。组织校园消防知识授课243场次,开展应急疏散逃生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参与师生37万余人次,提高未成年人自救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是精准识别,关爱帮扶全覆盖。全面实施“薰衣草”行动,构建学生、家长、教师“三个课堂”,申请中小学生免费测评专项资金90万元,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1.2万份;举办中小学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成立四平市家长大学,挂牌成立346所家长学校,家校社合作共育“环岛”效应逐步形成,经验做法得到省教育厅张洪彬厅长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05万人次,资助金额4359.73万元;精准掌握脱贫户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留守和随迁适龄儿童少年等群体上学动向,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做到关爱帮扶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