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是一座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历史包袱重、欠账多。如何在经济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面对现实,四平市紧扣城市未来发展之需,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筑牢宜居城市的基石,倾全市之力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不断增强。
一、 老旧小区改造基本情况
2019年以来,四平市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坚持国家有号召、省里有部署、四平有行动,抓早谋先,强力推动中央政策落实。作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总结出“政府引导、基层推动、居民点单、建管并举”的模式。目前,已将2000年以前建成的253个小区,全部纳入改造计划,计划2023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成。2019年,投资2.5亿元改造小区68个,今年10月上旬完工。今年,投资2.91亿元改造小区35个,全面开工,预计2021年底完工(力争今年完成改造80%以上)。
二、 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做法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启动之初,面对体制机制不完善、技术规范不健全等难题,四平市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通过创新解决难题,通过担当推动发展。
(一) 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指导,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破解难题,统筹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二是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级旧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统筹、属地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同时,按照省“九类机制”要求,我们建立了会议决策制度、跟踪督办制度、工作考评制度、工作专班制度、主材询价制度、资金使用拨付制度、联审联批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和措施,有效保证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效推进、有效衔接、有章可循。三是街道、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改造方案制定、配合施工、参与监督。
(二)创新改造思路。按照“先行先试、样板示范”的工作思路,在铁西区和铁东区各选取上规模的、有代表性的老旧小区,作为试点小区进行改造,再以小区最破旧的单元楼道作为改造样板,改造过程中让居民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建议,组织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整体设计、有序细化,破解难题、查验会诊,力求旧楼道改出新面貌,小楼道改出大空间。试点改造完成后,居民居住环境实现改善,居民房价上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参与改造意愿,为旧改工作树立了良好口碑。
(三)创新设计规划。依据“一区一案”原则,按照四平市“五分钟生活圈”标准,编制了《四平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设施专项规(2019-2023年)》,将我市13个街道、80个社区划分为58个生活圈,并围绕每个生活圈中缺失、缺少、缺规模社区服务站、幼儿园、托老所、文化活动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厕所、生活垃圾收集站、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市外综合健身场地、邮政和快递送达设施等10项公共配套设施进行规划编制,从而解决现有配套设施布局不均衡、配件不齐全、规模不足等问题,绘制了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近中远期规划的蓝图。
(四)创新融资方式。主要采取政府、社会、居民共同出资的方式。一是地方配套资金通过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土地出让金收入、政府发行债券、获得改造奖补资金等多种方式筹集。截至目前,2019年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到位1.9945亿元,2020年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第一批)已到位9146万元。二是本着“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积极推动居民出资参与改造,老旧小区屋面防水改造费用由政府与居民共同承担,各50%。三是供热、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等管线改造,由管线单位按照旧改统一标准组织实施,改造费用由管线单位自行承担,市财政予以适当奖补。
(五)创新审批监管制度。一是实行“联审联批”,将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合并为一个阶段,简化相关审批手续。不涉及建筑主体结构变动的低风险项目,实行项目建设单位告知承诺制的,可不进行施工图审查,鼓励相关各方进行联合验收。二是现场派驻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单位,全面承担从方案设计、立项审批、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等各环节管理工作,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分散的事情集约化。三是制定了《四平市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老旧小区施工现场行为,明确相关参改单位的职责和义务,推行“三个一”工作法,即一日一报表、一周一督查、一月一小结,实现改造工作全程化、常态化、无缝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全程推进项目公开,广泛实行全方位监督,严把施工工艺关,严把材料进场关,严把验收标准关,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采取点评、通报、现场会等措施,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了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
(六)创新物业管理模式。按照“政府监管、社区指导、业主自治、企业服务”的总思路,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指导意见》,做到“改造一个、管起一个”,实现整治提升的长效管理。,凡是改造的老旧小区先由街道社区牵头成立小区业委会,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后优先选择由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专业化的物业服务,其次是周边成熟的物业小区进行代管,再次是社区指导业主自治管理。
经过近一年多的实践,四平市旧改项目已经进入了快速建设期,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做好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不仅检验我们的能力,更考验我们的智慧。站在新起点,面对新目标,四平市将继续激发昂扬向上的斗志,坚定久久为功的恒心,砥砺敢于担当的勇气,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奋发有为的进取姿态,全力推动工程建设,开创旧改工作新局面。
四平老旧小区改造亮点。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去年国务院发文和吉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四平市委。政府认真谋划。多次召开各种会议落实。提出实施方案。时任市长灵计亲临现场调研。暗防。了解百性需求。真正做到百性所思所想变为为政府改造实施方案。做到每一件改造就像绣花一样精细。利足各个领域来改造。彻底改变百性多年来陈旧落后面貌。二。精准施策。规划。设计先行。现场实策。跟踪指导。精准到每一个脚落和建筑每一部位和细节。改变以往的大帮哄做法。过去经历过暖房孑。景观提升。海绵城市。路网改造。解决"最后一公里丷的问题。真正把"天罗地网。脏乱差。小区弃管。停车。服务设施。来破解。三。引进社区和业主参与共建。文化进社区。四平是具有红色基因城市市。历史悠久。我们打造"长征社区:党建典型。总书记视察四平。提出很高要求。在改造过程中。参予建设的每一干部下沉到社区。重中之重来抓项目。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规范每一流程。做好样样板示范。政府多次召开论证会。如果来解决和改造。即是政治任务也要提升改造标准。做好"精细:怎么让群众满意是我们改造老旧的真正目地。建设者们不计代价去干良心工程。精品工程。群众满意的优质工程。党建工程。四。样板形成后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在战 疫期间。建设者克服重重困境去现场实测。从群众不理解。到群众送水。帮助解决基层问题。送锦旗。看到群众笑脸。建设若晒黑的脸。露出了激动的泪水。建设如此不易。贪黑起早。全省各地多批次来四平参观学习。给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开创了先河。用我们的示范让全省其她城市少走弯路。我们虽然克服了重重围困难。资金少。压力大。各种问题。老旧小区改造决不是简单修修路。楼道。她是从此改变贫困落后最基层广大城市居民贫苦状态。实际也个城市扶贫和改造最贫困。弃管群众向美好生活的一项伟大工程。让百性有幸福感。获得感。同时也提升百性财产性收入。因为老旧小建时年代早。都在城市中心地段。现在环境好了。改变群众生活方式。从弃管到提升。到有人真管是一项真正的民心工程。也是城市改造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再苦再累也值了。真正饯行了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让百性有幸福感。获得感。财产性收入。提升城市水平。美丽四平。幸福家园。